Welcome to

拯救中医

Home / 医话 / 试论中西医发展异同(十五)

试论中西医发展异同(十五)

 中西方对宇宙世界本原的认知方式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西医必将走向相反的方向,但是两者发展更像是一条路上的双行道。

        首先宏观来看,中国传统观念里,世界本源是无极衍生生发出的阴阳五行,我认为这可以看作首先提出了“大一统场理论”,在此指导思想下继续完善可见及不可见世界,架构进一步的细节,做到万物皆可解释但却不愿意“较真”。西方更偏重于从局部入手,由局部逐渐探索到整体,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由孤立理论整合到一直期望的大统一场理论。就医学层面来说,两者探索方式及方向从一开始注定了不会相同,明显中西医发展方向应当是相背的。

        思维方式的差别亦是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中式思维更多的是循环思维,有一种统一性、注重系统的思考,对未来的追问则是淡泊的,更注重当下感受及比对现在与过去的不同于相同,归纳总结之后得到发展规律,当然这种保守式的的快乐也必定不会带来突变的奇迹。西式思维更像是直线思维,感受的是差异性、不确定性,愿意穷极世界起源与终结,甚至狂热崇拜神学,自然这种“激进”也会带来某些意外的突破。这种平和与激烈的不同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中西方医学未来截然不同的走向。西医越发展越发现自己能力的局限,直线性思维更偏向于真理、理性方法,是一种不确定感基调上对确定感的追求,是从局部的量积累达到质方面的豁然开朗,而中式思维是在确定性基调中对不确定性的推演与归纳,因此中医更多的是经验、是感悟的直觉,善于比对、追求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以后医学发展过程中,中医的优势是个体好变通,弊端是难以转型,心态不够理性,可能会越来越脱离实用。其论证的力度在于论据的共鸣感,高度抽象的主题并不求严密论证。然而这种思维方式放在现代显得不够严谨。西医长期以来解剖、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标准的制定放在现代就显示出其能够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对事物的理解在实际世界表现出来的就是关于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种种不同却又有万千联系的特征。如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对草药的关注不同,地理位置与气候的不同导致草药不同、居住民的体质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社会环境世俗眼光不同导致科研环境不同等。我认为近代政治环境、历史发展的表现的不同都是我们对最本质事物的理解方式不同导致。将其特殊化到医学发展,道理亦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兴趣使然,欢迎各位同道随时探讨问题

>> <<